[社交时代:知心能几人?]

在台湾我有一位颇新潮的老师,年纪颇大但依旧思维敏捷,谈起问题来滔滔不绝,上课十分富有兴味。而且十分体贴学生,课前总会用Email把讲义传送,并且时不时贴上一些课外阅读资料,附着自己的意见。

在我看来,在他这个年纪,能够不排斥电脑与网络的态度已经使人惊奇了。但他最近的困扰十分有趣,他在课堂上说:

“时不时我总是收到同学或是好朋友甚至是只有一面之缘的人给我发来的脸书邀请函,邀我加入脸书(即是台湾facebook的译名)成为他们的好友。我刚开始是受宠若惊,后来渐渐变得莫名其妙,最后都假装没有看到来信,不了了之。”

其实这并不是他的问题,诸如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说起来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犹记得高一还高二的时候,有走在时代前列的同班同学已经在机房里开始玩Facebook了(是的,那时候Facebook在国内还是可以访问的= =)。但若要论及社交网站开始发挥极大的影响,还是要等校内网(也就是现在的人人网)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一夜之间,似乎你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加入了这个需要真实相片和姓名的新鲜网站。并没有什么负面的反馈,他们几乎都很热情地邀请你一同加入,并且你自己也开始觉得这是形式所趋,没有个人人账号似乎很落伍。渐渐地你发现这个网站是多么地令人沉迷,似乎所有人都把大块的时间花在了上面,而每次打开电脑连上网络之后,首先打开人人网已经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了习惯。

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交体验,所以老先生可以习惯很多东西但习惯不了这个我觉得也是情有可原。

人的感情需要时间的积累,感情的身后更有多样的层次。相信很多人都同意这个观点。无话不谈的知心老友与数面之缘的泛泛之交,自然有着极大的不同。好朋友常常保持联络,相互总可以寻觅机会维系感情,通过社交网站来保持关系似乎多此一举。普通的朋友,见面和知晓近况的机会多少也好有。一些更加普通的朋友,似乎也就没有那么要紧。但你只要仔细地去留意一下,你会发现自己的社交账户中,绝大多数都是你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人而已,来往与否相知多少不痛不痒。

社交网站风行之后,感情经验累积减少,友谊层次被打乱了。因为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而且确认朋友关系只需要简简单单地按几个按钮,“朋友”便一下子多了起来。自己的生活点滴,被认识,不认识的,不想认识的,都看得一清二楚。

没有社交网站的年代,和朋友要好好坐下来聊天,到餐厅吃饭,去看电影,乃至一同出行,甚至嬉笑怒骂面红耳赤。现在却全是网络“见”面,友谊关系都在页面上维持。最近说了什么话,吃了什么美食,看了什么好电影,读了什么好书,去了什么好地方,全在弹指之间,列入记录,人尽皆知。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Robin Dunbar在《纽约时报》说,一个人每周40%的时候花在五个最亲密的亲友身上。而这五个人只占每个人社交网络的3%。换句话说,我们每周大部分的社交时间都是在和人际关系网中的少数几人来往而已。你会发现这和事实想去不远,就算在人人网里面,常常回你状态和日志,常常看你的相册和分享,最近来访里的人往往就是那几个人而已。

  1. 假设你的人人网账户里有300个好友(当然如果你注册人人网的时间不算短,有这么多甚至更多的“好友”并不算什么难事),从一面之缘到死党都算在内。
  2. 那么按照Robin Dunbar的理论,300的3%就是9人。(其实蛮讽刺的不是么?人人的免费账户也只能设置5个特别好友而已。)
  3. 假设你每天用于正常交际的时间,如和朋友见面、聊天,需要大约2小时。每周就是14小时,和五个最亲密的人的交往时间也就是14x40%即5.6小时。
  4. 于是可悲的结果就显而易见:原本就不多的正常良性的社交时间已经被社交网站侵蚀得所剩无几了。
  • 因此,咱们的牛津 教授Dunbar明确地指出,当选2009年《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的Mark Zuckerberg在创办Facebook时,完全忽视了人的感情积累的最重要的基本元素—“交心”。这点在去年颇为红火的Mark Zuckerberg的传记电影《社交网络》中亦有非常直观的体现:影片第一幕就展示了Mark无比糟糕的做人的技巧,在短短的几分钟中就活生生地将自己 的女友变成了前女友;很显然没有社团希望吸纳他;他最好的朋友最终被他变相背叛,只是为了“facebook更好的发展”。于是在影片最后,一句话概括了 Mark除了Facebook成功以外的所有成就:You're not a bad ass,you are just tryng so hard to be. 如果你也像Mark这般trying so hard地将你的许多时间与精力花在社交网站上,固然可以让许多人每天都知道大家生活的点滴,保持网络联系,分享生活中有的没的的八卦趣闻,但这样的交往 有多少感情基础?没有生活互动,时间共处和经验分享,知道这么多讯息对友谊有什么增进?这样的结果和看到媒体报道明星生活八卦有什么不同?我们需要这么多 这样的“朋友”吗?
  • 另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大多数社交网站往往要求真实的个人信息,“以便让你的朋友可以找到你”。撇去隐私与个人信息安全层面不说,很多人在网络上与在现实之中完全是两个样子。或许他们的现实生活远没有他们在网络上分享的那一切那么精彩,于是随之而来的是保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的困难与压力。甚至于有人开玩笑说他绝不会让他的家人或是真正熟悉他的人成为他社交网站上的“好友”,因为他在网上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保证两种生活模式不会矛盾冲突。一个现实中老实憨厚,天真可爱的人,或许在社交网络中扮演的却是三句不离性器官的犀利重口味。熟悉他现实生活中样子的人肯定无法接受那个网络上“不同”的他,反之,他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肯定也不能把社交网络上那个人与他们所熟悉的那个老实人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把目光投回二十多年前,我们父辈的年代,那是个没有Email更没有人人网的时代,一个女性主义教授曾经说,每个人都要有三个好友,情谊的深厚要能够在最无助的时候随时敲开对方的门寻求依靠。如今来到社交新时代,这样的朋友在哪里?
  • 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总会想起几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脑海中都是和他们吃饭喝酒嬉笑怒骂操话扯淡你来我往的相处回忆,连和他们的温暖拥抱,用力握手与击掌,甚至吵架而至面红耳赤的表情眼神都记得清清楚楚,完全不是他们在网路上的任何讯息和印象可以比拟。如今在社交网络成为主要社交方式的社交新时代,“朋友”除了网页上那些数据化的图像与信息,只剩下保持联络但失去了生活相处,以后不知道要用什么来回忆友谊的来往?社交网络是让我们增加人与人讯息沟通的“量”?还是稀释了我们人与人感情互动的“质”?
  • 以下这段话,我觉得用来做这篇文章的结束再合适不过:

    *《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内容系集释道儒古训、民间谚语集。书名始见于明万历年间《牡丹亭》。明清文人屡有增补,今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清同治年间周希陶曾重订。
  • omi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相关推荐

    [.the Verve—History.]

    [title:History] [artist:The Verve] [album:A Northern Soul] I wander lonely streets 孤独徘徊 Behind where the ol ...

    [.Everything's Alright.]

    [Title:Everything's Alright] [Artist:Laura Shigihara] [Album:To The Moon] Short steps, deep breath  彷徨,假装 ...

    [.淳淳教导之七夕与光棍.]

    这篇东西不是我写的啊= =是我爸多年前的旧文什么的…………但今天被我翻出来自我教导…………其实他早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了吧= ...

    7 条评论

    1. 咸鱼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写得太好 能坐上沙发受宠若惊

      • omi

        @咸鱼 @咸鱼
        咳咳,是因为知道这个blog的人还不多啦

      • omi

        @咸鱼 @咸鱼
        可以的话麻烦校内上也分享一下什么的,谢谢啦

    2. ding

      作业?

      • omi

        @ding 作业有这么happy好写也就轻松了= =诶

      • omi

        @ding @ding
        话说那个走在时代前列在机房玩facebook的我记得就是你啊

    3. 这篇文章太给力啊,我刚看完南方周末,然后过来看这个,就感觉是一个风格。现在人写博客大多是意识流,像这样条理清晰的文章很少见了,还有引用和注释。投稿吧!投稿吧!

      深感此文,回头写个回文好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