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我有一位颇新潮的老师,年纪颇大但依旧思维敏捷,谈起问题来滔滔不绝,上课十分富有兴味。而且十分体贴学生,课前总会用Email把讲义传送,并且时不时贴上一些课外阅读资料,附着自己的意见。
在我看来,在他这个年纪,能够不排斥电脑与网络的态度已经使人惊奇了。但他最近的困扰十分有趣,他在课堂上说:
“时不时我总是收到同学或是好朋友甚至是只有一面之缘的人给我发来的脸书邀请函,邀我加入脸书(即是台湾facebook的译名)成为他们的好友。我刚开始是受宠若惊,后来渐渐变得莫名其妙,最后都假装没有看到来信,不了了之。”
其实这并不是他的问题,诸如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说起来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犹记得高一还高二的时候,有走在时代前列的同班同学已经在机房里开始玩Facebook了(是的,那时候Facebook在国内还是可以访问的= =)。但若要论及社交网站开始发挥极大的影响,还是要等校内网(也就是现在的人人网)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一夜之间,似乎你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加入了这个需要真实相片和姓名的新鲜网站。并没有什么负面的反馈,他们几乎都很热情地邀请你一同加入,并且你自己也开始觉得这是形式所趋,没有个人人账号似乎很落伍。渐渐地你发现这个网站是多么地令人沉迷,似乎所有人都把大块的时间花在了上面,而每次打开电脑连上网络之后,首先打开人人网已经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了习惯。
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交体验,所以老先生可以习惯很多东西但习惯不了这个我觉得也是情有可原。
人的感情需要时间的积累,感情的身后更有多样的层次。相信很多人都同意这个观点。无话不谈的知心老友与数面之缘的泛泛之交,自然有着极大的不同。好朋友常常保持联络,相互总可以寻觅机会维系感情,通过社交网站来保持关系似乎多此一举。普通的朋友,见面和知晓近况的机会多少也好有。一些更加普通的朋友,似乎也就没有那么要紧。但你只要仔细地去留意一下,你会发现自己的社交账户中,绝大多数都是你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人而已,来往与否相知多少不痛不痒。
社交网站风行之后,感情经验累积减少,友谊层次被打乱了。因为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而且确认朋友关系只需要简简单单地按几个按钮,“朋友”便一下子多了起来。自己的生活点滴,被认识,不认识的,不想认识的,都看得一清二楚。
没有社交网站的年代,和朋友要好好坐下来聊天,到餐厅吃饭,去看电影,乃至一同出行,甚至嬉笑怒骂面红耳赤。现在却全是网络“见”面,友谊关系都在页面上维持。最近说了什么话,吃了什么美食,看了什么好电影,读了什么好书,去了什么好地方,全在弹指之间,列入记录,人尽皆知。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Robin Dunbar在《纽约时报》说,一个人每周40%的时候花在五个最亲密的亲友身上。而这五个人只占每个人社交网络的3%。换句话说,我们每周大部分的社交时间都是在和人际关系网中的少数几人来往而已。你会发现这和事实想去不远,就算在人人网里面,常常回你状态和日志,常常看你的相册和分享,最近来访里的人往往就是那几个人而已。
- 假设你的人人网账户里有300个好友(当然如果你注册人人网的时间不算短,有这么多甚至更多的“好友”并不算什么难事),从一面之缘到死党都算在内。
- 那么按照Robin Dunbar的理论,300的3%就是9人。(其实蛮讽刺的不是么?人人的免费账户也只能设置5个特别好友而已。)
- 假设你每天用于正常交际的时间,如和朋友见面、聊天,需要大约2小时。每周就是14小时,和五个最亲密的人的交往时间也就是14x40%即5.6小时。
- 于是可悲的结果就显而易见:原本就不多的正常良性的社交时间已经被社交网站侵蚀得所剩无几了。
以下这段话,我觉得用来做这篇文章的结束再合适不过:
*《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写得太好 能坐上沙发受宠若惊
@咸鱼 @咸鱼
咳咳,是因为知道这个blog的人还不多啦
@咸鱼 @咸鱼
可以的话麻烦校内上也分享一下什么的,谢谢啦
作业?
@ding 作业有这么happy好写也就轻松了= =诶
@ding @ding
话说那个走在时代前列在机房玩facebook的我记得就是你啊
这篇文章太给力啊,我刚看完南方周末,然后过来看这个,就感觉是一个风格。现在人写博客大多是意识流,像这样条理清晰的文章很少见了,还有引用和注释。投稿吧!投稿吧!
深感此文,回头写个回文好了。